2025年11月5日,第五届东南法治论坛在福建平潭举行。本次论坛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 以高水平法治护航新福建建设”为主题,由中共福建省委政法委员会、中共福建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员会办公室、福建省法学会主办。中国法学会副会长杨万明,福建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石好勇出席开幕式并致辞,福建省法学会会长、省政协党组副书记、副主席黄海昆主持开幕式。福建省领导林宝金、李建成,省法院院长金银墙、省检察院检察长侯建军出席。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 副主任兼秘书长王承杰应邀出席论坛,并在主论坛上作主旨报告。来自福建省政法系统、高校及科研机构等近300位法律专家参加论坛。
(论坛现场)
杨万明副会长指出,福建是习近平法治思想的重要孕育地和实践地,要倍加珍惜这一独特优势,按照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作出的新部署新要求,扎实履职尽责。要强化思想引领,持续做好习近平法治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要加强理论研究,积极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法学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要深化法治实践,建好用好法学会基层服务站点,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的法治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石好勇书记强调,要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阐释、宣传教育,持续筑牢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基石,激发各类经营主体活力。要持续擦亮高水平安全的法治底色,在法治轨道上推进国家安全体系和能力现代化。要持续强化高品质生活的法治保障,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持续涵养高素质队伍的法治品格,铸牢政治忠诚、锤炼专业本领、强化职业操守,着力打造平安福地和法治高地。
主论坛上,王承杰秘书长以“筑牢仲裁公信力基石 护航法治化营商环境”为题作主旨报告。他指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已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仲裁是中国特色社会治理体系中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组成部分,也是国际通行的商事纠纷解决方式,具有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灵活高效、一裁终局、专家断案、保密性、跨国可执行性等独特优势,直接影响市场主体的法治信心和投资意愿。新时代背景下,持续优化仲裁制度、提升仲裁公信力、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不仅是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更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关键举措。贸仲作为我国首家涉外仲裁机构,成立近70年来,在案件管理、规则创新、队伍建设、服务网络、对外交流、多元解纷、数智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为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参与全球治理、建设法治化营商环境做出了积极贡献。为推动仲裁在高质量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他建议,进一步健全仲裁法律制度,提升法治保障水平;加强司法支持,营造仲裁友好型司法环境;提升仲裁服务能力,打造高效解纷机制。面向未来,贸仲及海峡两岸仲裁中心将提供更高质量争议解决服务,建设国际一流仲裁机构标杆,构建开放包容的仲裁生态圈,为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高水平对外开放、提升中国仲裁公信力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王承杰秘书长作主旨报告)
中国法学会网络与信息法学研究会会长、最高人民法院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姜伟,华东政法大学党委书记、教授郭为禄,西南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教授胡尔贵分别围绕“数字法治与数字正义”“加快发展涉外法律服务 助力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开放”“新时代国家安全法治的时代特性思考”作主旨报告。福建省人民政府参事,福建省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陈祥健主持主论坛。
本届论坛还进行了第五届东南法治论坛获奖论文和优秀组织奖单位颁奖仪式,王承杰秘书长应邀为获奖代表颁奖。
本届论坛设四个分论坛,聚焦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构建、涉外涉港澳台法治研究、人工智能法律问题研究、平安建设法治化水平提升等主题进行交流研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