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9日,2025中国仲裁周河北专场(廊坊)活动“京津冀区域高质量一体化与争议解决机制创新”在廊坊市成功举办。本次活动由河北省仲裁协会、河北省律师协会、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雄安分会和河北省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中心主办,廊坊仲裁委员会 (“廊仲”)承办。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仲裁工作处副处长刘世虎出席,中国人民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院长、廊仲第三届委员会副主任杜焕芳,河北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处长张翼,贸仲立案处副处长兼雄安分会副秘书长吕岩,河北省仲裁协会会长徐文莉,河北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廊坊市律师协会会长张唤民出席并致辞,河北省仲裁协会副会长、廊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程文主持。

 

(活动现场)

 

吕岩副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已经十年有余,区域高质量一体化稳步推进,多元解纷机制建设持续完善。贸仲作为我国最早设立的国际常设仲裁机构,构建了以仲裁为主、多元协同的争议解决体系。贸仲雄安分会设立以来,已先后与多家单位签署合作协议,在多元解纷、商事仲裁服务、涉外法治人才培养等方面达成广泛共识。贸仲及雄安分会将充分发挥总分会一体化优势,推动争议解决经验成果与优质法律资源在三地间高效联动、共享互补,与各方共同构建跨域纠纷联动化解新机制,为法治化营商环境建设贡献京津冀方案。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中国人民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院长、廊仲第三届委员会副主任杜焕芳,河北省司法厅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处处长张翼,贸仲立案处副处长兼雄安分会副秘书长吕岩,河北省仲裁协会会长徐文莉,河北省律师协会副会长、廊坊市律师协会会长张唤民)

 

在主旨发言环节,梁俊丽法官以“河北省诉讼与仲裁衔接机制的新发展”为题,提出统一司法审查标准的优化路径;董箫仲裁员围绕“2025英国仲裁法修改与中国仲裁实践的比较与借鉴”,为京津冀仲裁机构如何借鉴国际经验提出建议;杜焕芳教授聚焦“涉外法治人才建设助力京津冀协同发展”,倡议三地共建“订单式”培养基地,为企业“走出去”提供坚实人才保障。

 

(从左至右依次为:河北省高级人民法院民三庭三级高级法官梁俊丽,君合律师事务所合伙人董箫,中国人民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院长、廊仲第三届委员会副主任杜焕芳)

 

主题沙龙环节议题一为“京津冀区域高质量一体化下的商事争议解决需求”,由刘钊总经理主持,佟英女士、郑慧媛女士、郑聿辰律师、白显月律师结合企业跨境投融资、数据合规、供应链纠纷等实例,就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商事主体对高效、低成本争议解决的核心需求进行了分享。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新奥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法务合规部总经理刘钊、招商局金融集团原总法律顾问佟英、京东科技集团法务负责人郑慧媛、北京元朴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郑聿辰、国浩律师(天津)事务所合伙人白显月)

 

主题沙龙环节议题二为“从国际化机构建设视角探索京津冀商事争议解决发展新路径”,由程文秘书长主持,姚俊逸先生、冯璞女士、张寸渊主任、吴绍轩副处长分别从国际调解与仲裁衔接、境外仲裁机构落地京津冀的实务经验、中新仲裁规则比较、雄安分会“总会—分会”一体化服务优势等角度进行了深度探讨。

 

(从左至右,从上至下依次为:河北省仲裁协会副会长、廊仲副主任兼秘书长程文,中国贸促会调解中心原副秘书长姚俊逸,新加坡安盛律师事务所争议解决部国际顾问冯璞,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中国区主任张寸渊,贸仲委员会工作处副处长吴绍轩)

 

来自京津冀仲裁机构、律所、企业等各界代表共120余人现场参会。与会人员一致认为,活动为三地共享仲裁资源、共建区域解纷生态圈提供了务实平台,将为优化河北省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注入持续动能。

{{ article.quickLinkTitle ? article.quickLinkTitle : '快速链接' }}
快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