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12日,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湖北分会与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在武汉成功举办2025中国仲裁周湖北分会“国际仲裁进校园”活动。本次活动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院副院长谷岩、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陈狮进行致辞,由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仁山教授,贸仲仲裁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国际商事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彤任主题演讲人,并邀请贸仲仲裁员、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史志军先生,贸仲仲裁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王永强副教授与谈。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徐伟功教授主持本次活动。活动吸引了150余名高校师生、仲裁实务界人士的积极参与。
(活动现场)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副书记陈狮首先发表欢迎致辞。他指出,贸仲作为我国成立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商事仲裁机构,为全球商事争议解决提供了高效、专业的服务。学校高度重视与贸仲的合作,双方合作建设涉外律师与国际仲裁方向硕士项目,引入仲裁实务专家担任导师,积极探索国际仲裁人才培养新模式。陈狮强调,此次“国际仲裁进校园”活动是贸仲与高校深化合作的重要体现,为学生提供了近距离了解国际仲裁的平台;学校将继续与贸仲拓展合作领域,共同加强国际仲裁人才队伍建设,为中国仲裁事业发展和涉外法治建设作出更大贡献。
(陈狮副书记欢迎致辞)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仲裁院副院长谷岩发表欢迎致辞。他介绍,贸仲作为全球最活跃、广获认可的国际商事仲裁机构之一,始终致力于推动仲裁文化传播、实践创新和人才培养,通过创办“贸仲杯”等品牌仲裁赛事、与国内外36所高校共建培养基地、设立贸仲国际仲裁研究院、搭建国际化高水平交流研讨平台等举措,构建多层次涉外仲裁人才培养体系。他鼓励青年学子把握时代机遇,学习国际规则,提升专业能力,为中国仲裁事业发展和全球治理体系变革贡献青春力量。他表示,贸仲将继续深化与高校合作机制,为青年成长搭建实践平台,推动中国仲裁薪火相传。
(谷岩副院长欢迎致辞)
(徐伟功院长主持)
在主题演讲环节,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刘仁山教授作“仲裁的功能问题”主题讲授。他指出,我国仲裁历经从借鉴国际规则到自主创新的发展过程,当前正致力于培育国际一流仲裁机构,持续提升涉外仲裁服务能力。他重点阐释了仲裁在法治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全球治理及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中的四大功能维度,强调仲裁不仅是争议解决机制,更是推动规则治理、优化营商环境、参与全球秩序构建的重要力量。面对数字时代与新业态发展,应通过立法、司法与人才培养三方协同,进一步发挥仲裁专业化、国际化优势,为建设仲裁强国提供坚实支撑。
(刘仁山教授作主题演讲)
贸仲仲裁员、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国际商事法律研究中心主任刘彤围绕“国际商事仲裁的实践发展”作主题演讲,系统梳理了当前国际仲裁实践中的关键机制与发展趋势。他深入分析了临时救济措施的高效运用、紧急仲裁程序的实践创新,以及当事人意思自治在现代仲裁制度中的边界与挑战。刘彤教授还结合国内外典型实例,探讨了仲裁裁决的效力保障与司法审查的平衡关系,揭示了国际仲裁在跨境争议解决中不可替代的作用。
(刘彤教授作主题演讲)
随后,在嘉宾与谈环节,贸仲仲裁员、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首席合规官史志军强调,仲裁在稳定经济主体预期、提升市场管理能力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对新兴商业争议解决具备独特优势,贸仲在尊重商业逻辑和法律逻辑的实践中发挥了关键引领作用。
(史志军先生与谈讲话)
贸仲仲裁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法学院副教授王永强老师高度评价刘仁山副校长从全球治理视角对仲裁的深度解读,肯定了刘彤教授对于临时仲裁、紧急仲裁员制度等最新国际仲裁发展动态的深刻认识。他表示,中国仲裁事业发展前景广阔。
(王永强副教授与谈讲话)
贸仲湖北分会副秘书长粟撒作闭幕总结。她表示,本次活动在多方协作下取得圆满成功,既有顶层设计的远见,又有学术深耕实践的思辨,更有一线实践的关键经验,为参与者搭建了国际视野的高端学习平台,为2025中国仲裁周增添理论高度与青春亮色。仲裁的中国时代正在到来,期待青年学子为中国仲裁事业奏响时代强音。
(粟撒副秘书长闭幕总结)
本次2025中国仲裁周湖北分会“国际仲裁进校园”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下帷幕。此次活动是贸仲湖北分会深化“协同育人”、服务人才培养的重要实践,也是响应国家加强涉外法治建设战略的具体举措。未来,贸仲湖北分会将继续加强与高校协同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构建更高水平的涉外法治人才队伍、推动国际仲裁事业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与会嘉宾与学生代表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