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CHIN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ARBITRATION COMMISSION

2025年4月29日,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江苏仲裁中心(以下简称“贸仲江苏中心”)、江苏省国际商事法律服务中心、江苏省企业法制工作协会、南京市律师协会主办,东南大学法学院协办的“贸仲金陵大讲堂”2025年第一期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保护与风险防控”研讨会在宁成功举办。

贸仲江苏中心副秘书长汤寅宏主持了本次研讨会。他表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凭借其深度学习和数据处理上的强大能力,在彻底改变当下各行业服务内容生成模式的同时,也为知识产权保护和企业合规带来难题。本次活动旨在帮助大家深入理解相关法律制度和司法实践动态,更好地应对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中的法律风险,并选择合适的争议解决途径。仲裁以其专业、高效、保密的突出优势越来越受到知识产权纠纷当事人的青睐与选择。贸仲极为重视知识产权仲裁服务的创新与投入,于2022年专门成立了知识产权仲裁中心,同年创新性地发布了《中国国际知识产权仲裁年度报告(2022)》。今年4月上旬,贸仲在北京发布了最新的《中国国际知识产权仲裁年度报告(2024)》,全面总结和展示了我国知识产权仲裁理论研究和实践成果,有力地提升了中国知识产权仲裁的国际影响力和公信力。

江苏省企业法制工作协会副会长薛兴华和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李越峰为本次活动致辞。

薛兴华副会长指出知识产权是激励创新的催化剂,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科技创新。以Deepseek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人们带来内容生成的科技变革,也带来了知识产权方面的法律风险。只有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创新司法实践,才能有效预防技术滥用,促进AI依法合规发展,推动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

李越峰副会长介绍了江苏地区近年来知识产权领域的发展状况。他提到,近几年,江苏智能产业的规模不断扩大,数字基础设施支撑力持续增强,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展。他强调,在AI时代,只有深入理解AI底层逻辑,善用AI工具分析侵权风险、预测争议解决趋势才能帮助企业做好知产合规管理,抢占创新制高点。

 

(从左至右分别为贸仲江苏中心副秘书长汤寅宏,江苏省企业法制工作协会副会长薛兴华,南京市律师协会副会长李越峰)

 

在主题分享环节,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科技法与知识产权研究所主任胡朝阳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中的‘避风港规则’适用”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讲解了“避风港规则”的起源、有关制度在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沿革、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的技术特点与商业模式,结合典型案例分析了“避风港规则”在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中的适用可能与限度。

随后,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知识产权与信息网络部主任邹毅以“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中的知识产权挑战与应对——基于AIGC的可版权性分析”为题,阐明了人工智能领域的诸多概念,介绍了我国生成式人工智能行政监管的规章框架,分析了AIGC可版权性的不同裁判观点,并为人工智能服务提供者如何有效应对相关法律风险提出多项建议举措。

最后,上海沪通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王晶以“生成式人工智能知识产权热点法律问题探讨”为题进行主题分享。他通过对自身代理案件的细节剖析与展示,深入探讨了人工智能训练数据使用是否构成侵权及实务中的举证难点、人工智能生成物获得知识产权保护的前提以及如何界定生成式人工智能平台责任等热点问题。

 

(从左至右分别为东南大学法学院教授、科技法与知识产权研究所主任胡朝阳,北京大成(南京)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邹毅,上海沪通律师事务所创始人、主任王晶)

 

本次研讨会得到了从业律师、法务人员,高校学生等法律界人士的积极参与,现场座无虚席,反响热烈。

 

(活动现场)

 

贸仲金陵大讲堂是贸仲江苏中心倾力打造的宣传品牌,致力成为江苏及周边地区公司法务、律师、学者和仲裁实务人士等交流仲裁法律的专业平台。今后,贸仲江苏中心将继续聚焦包括知识产权争议在内的各类商事争议解决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大家提供专业的学习交流机会。

{{ article.quickLinkTitle ? article.quickLinkTitle : '快速链接' }}
快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