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3年,首届Willem C. Vis 国际商事仲裁模拟仲裁庭辩论赛(Vis Moot)在奥地利名城维也纳举行,赛事目的为激励全球法学院学生学习国际商事法律,并在国际上推广以仲裁方式解决商事纠纷。此后,赛事每年举办,在全球法律界产生了广泛影响。1994年8月31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九次会议正式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开启了我国仲裁事业的新篇章。此时,我国也正在为加入WTO开展贸易谈判,与各国各界的贸易往来迅速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仲裁事业的蓬勃开展。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贸仲颇具前瞻性地于2000年11月13日至15日在北京举办了第一届“贸仲杯”赛事,首度引进国际先进的Vis Moot原版赛题以及模拟实战等鲜见方式,以英文为比赛语言,开启了我国涉外仲裁法律人才培养先河。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外交学院、中国政法大学等六所高校的法学院(系)率先参加了辩论赛。首届“贸仲杯”的成功举办弥补了我国涉外仲裁法律人才培养的不足,在海内外引起较大反响。
为鼓励更多青年学子登上国际仲裁舞台,贸仲每年赞助“贸仲杯”赛事的冠军队伍代表中国大陆赴维也纳参加Vis Moot国际赛事,并资助相应的参赛报名费、交通费和境外食宿费用。时任中国贸促会会长兼贸仲主任俞晓松在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谈到:“国际上有这种仲裁模拟的比赛,我们考虑这是很好的机会,我们安排了一定的费用,先组织我们国内学政法的大学来,在这里模拟比赛,选拔出优胜队送到国际比赛的赛场。”自2003年Vis Moot赛事在香港开办“东方赛区”后,即Vis East Moot,贸仲又每年赞助亚军队伍赴香港参加比赛。通过组织并赞助参赛队赴境外参赛,贸仲帮助广大中国学子拓宽了国际视野,为其此后投身法治建设打好了根基。第三届“贸仲杯”冠军队伍南京大学带队教练在赛后表示,“贸仲杯”不仅仅是场比赛,她所倡导的钻研、学习、开放、交流的精神一直被大家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