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3日,“国际仲裁中仲裁员披露义务的最新发展”专题讲座在重庆成功举行。本次讲座是2021中国仲裁周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西南分会、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主办。
北京市金阙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贸仲仲裁员孟霆先生作为主讲嘉宾,以两个知名案例为引介绍了仲裁员披露义务的法理基础和相关概念。他指出,仲裁机构应该在制度层面上确保仲裁员的公正性和独立性,披露的范围应包括经济性和非经济性的社会关系甚至无意识偏见等方面,并且在整个仲裁案件中做到持续披露。孟霆律师通过对比国际上主要仲裁机构关于仲裁员披露义务的规定,从规则用词的严肃程度谈及了不同的仲裁机构对仲裁员披露义务的态度。他表示,通过对比各国的立法、司法实践发现,仲裁员的披露义务已经不再是一种内部守则,而是一种法律义务了,对仲裁员披露作出更为严格、更为详尽的规定势在必行。最后,他介绍了目前我国有关披露义务的实践,并强调,无论是披露的标准、范围还是时间要求,目前国内立法、机构规则及相关实践均有待理顺和澄清。
贸仲西南分会、四川分会秘书长王瑞琛对讲座进行了点评。他提出我国仲裁机构应在全行业范围内对仲裁员披露的范围和程度制定标准,以便国内司法审查时可以参考,这个标准应处理好仲裁的独立性与公正性、披露与回避的关系。同时他还介绍了贸仲《仲裁规则》对仲裁员披露的有关规定和贸仲仲裁实践中的做法。
本次讲座由西南政法大学国际法学院院长、贸仲仲裁员张晓君主持,他在总结本次讲座时,形象的把本次讲座的主题比喻成“小题大做”,他说本次讲座以小见大,有虚有实,既生动讲述了各国的具体案例,又从案例中引发对仲裁员披露义务在实践中的思考。
本次活动采用线上直播方式进行,来自院校、企业、律师界近900人次观看了本次讲座,并获得了一致好评。
2021年9月10日,“发挥仲裁优势化解经贸纠纷研讨会”在昆明成功举办。本次活动是中国仲裁周系列活动之一,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贸仲)西南分会、中国海事仲裁委员会(海仲)西南分会、昆明市法学会、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昆明市支会共同主办,昆明市场监督管理局(昆明市知识产权局)、云南省东南亚研究会、昆明国际商事仲裁服务中心、昆明市律师协会参与协办。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云南省分会秘书长李仁贵、昆明市法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欧阳咏梅出席研讨会并致辞,昆明市律师协会副会长王燕斌主持研讨会。
本次研讨会分为三个环节。
第一环节,由贸仲西南分会、海仲西南分会秘书长王瑞琛,云南东南亚研究会会长瞿健文,云南大学法学院教授、贸仲和海仲仲裁员陈云东,云南自由贸易试验区昆明片区国家级昆明经济技术开发区行政审批局局长、贸仲和海仲仲裁员张静梅,围绕“仲裁在解决国际国内贸易纠纷方面的优势”,进行研讨发言。
王瑞琛秘书长在发言中介绍了贸仲、海仲在机构建设、仲裁员队伍、仲裁规则、程序管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他表示,云南边境线长,与南亚东南亚边境贸易频繁,贸易额逐年增加,对涉外法律服务的需求呈增长和多样性。贸仲、海仲将充分发挥资源优势,进一步为云南企业的经贸、投资活动提供高质量的法律风险防范、纠纷解决服务。
第二环节,由北京市安理(昆明)律师事务所国际法律事务部主任熊亚泽,昆明市知识产权局局长叶明、云南财经大学法学院院长佴澎、云南君晟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杨芮,围绕“知识产权纠纷中应用仲裁的优势和案例分享”,进行了交流发言。
第三环节,来自孟加拉国仲裁中心总经理马布巴·拉赫曼·鲁娜、泰国仲裁中心国际委员会仲裁员庞帕·瑞格卡拉、斯里兰卡知名律师康佩腾茨,以视频的方式进行交流发言。他们分别介绍了各自国家法制环境和仲裁发展情况。
来自云南仲裁界、法律界的40余名专家现场参加了交流研讨,近300名律师、企业家和法律从业人员通过线上直播的方式参加了此次活动。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有助于云南当地的企业和法律从业人士认识了解仲裁,提升云南地区仲裁国际化、现代化水平和国际纠纷预防解决的多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