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CHIN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ARBITRATION COMMISSION
 
2021中国仲裁周系列活动——“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

 

2021年9月17日,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上海分会主办、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协办的2021中国仲裁周系列活动“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研讨会”在上海成功举办,共有企业法务人员、仲裁员、法官、学者、律师和仲裁机构代表等近百人参加了本次研讨会。



研讨会由贸仲上海分会案件经办人付智星先生主持。贸仲上海分会秘书长焦亚尼女士和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刘生先生先后作了开幕致辞。


(贸仲上海分会秘书长 焦亚尼)


焦亚尼秘书长在致辞中表示,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深入推进和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在上海的连续成功举办,往来中国跨境贸易和投资日益增多,知识产权保护和国际商事争议解决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仲裁是国际普遍公认的跨境争议解决的最佳方式。贸仲仲裁始终坚持服务国家大局、坚持服务当事人需要,坚持国际化发展方向,裁决公信力得到国内外的广泛认可。贸仲上海分会连续三年参与进博会知识产权保护和商事法律服务中心的组建和服务,也办理了不少涉及知识产权的仲裁案件,希望通过各界人士的共同探讨,相互启发,为发挥仲裁在知识产权保护领域的作用,为贸仲上海分会更好地服务进博会提供有力支持。


(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刘生)


刘生秘书长在致辞中指出,上海作为国内一线的国际化都市,一直是外商投资的热土和高地。在全球新冠肺炎疫情的冲击下,上海今年的外商投资额仍然呈上升趋势。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及其实施条例、《上海市外商投资条例》《上海市知识产权保护条例》的实施,上海外商投资进入了新的时代,对外资权益保护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他希望通过这次中国仲裁周系列活动,可以帮助外商企业了解新的争议解决途径,更加妥善解决商事纠纷。各方共同努力,继续为上海外商投资发展作出贡献。

致辞之后,贸仲仲裁员、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国际法研究中心主任林燕萍女士和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高级法官范静波先生分别进行了主旨演讲。


(贸仲仲裁员、华东政法大学教授、国际法研究中心主任 林燕萍)


林燕萍教授以“《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在中国仲裁实践中的具体适用”为主题,分享了在我国当前商事仲裁裁判中,直接、间接以及补充适用CISG的不同条件,展望了CISG未来在我国商事仲裁案件中更广泛运用的可能,并结合新冠肺炎疫情下CISG第79条适用的问题,对新形势下如何适用CISG条款保护企业自身权利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上海知识产权法院高级法官 范静波)


范静波法官以“从法院裁判看中国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最新进展”为主题,从我国涉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件裁判思路演进、商业秘密司法保护动态和损害赔偿司法政策进展与运用三个维度,通过介绍传统与当下裁判理念的转变、对比国际与国内不同的制度设计、并辅以大量国内外真实案例,具体呈现了我国法院知识产权审理的现状。


 

(从左上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规划管理部总经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综合办公室副主任王晨,华东理工大学副教授、法学院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张晓东,北京市世泽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汤擎,英特宜家集团中国区法务总监陆通畅)


随后的小组讨论分为两个主题进行。在国家会展中心(上海)规划管理部总经理、中国国际进口博览局综合办公室副主任王晨先生主持的第一个专题小组讨论中,与会嘉宾分别就展会知识产权保护及纠纷处理、如何提高企业的知识产权保护效率以及仲裁在特定跨境知识产权纠纷中的优势等发言,并展开了讨论。


(从左上按顺时针方向依次为贸仲仲裁员、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法务总监、数据保护官郭俊秀,贸仲上海分会秘书长焦亚尼,上海市外商投资协会法律事务负责人唐雅雯,贸仲仲裁员、美国昆鹰律师事务所驻上海代表处合伙人唐海燕)


在贸仲仲裁员、中国东方航空集团有限公司总法律顾问、中国东方航空股份有限公司法务总监、数据保护官郭俊秀先生主持的第二个专题小组讨论中,与会嘉宾分别就近期贸易投资案件中的常见问题、跨境争议解决方式的选择以及外商投资法过渡期安排、贸易摩擦对跨境交易的影响等进行了深入探讨。



会上各位嘉宾的精彩发言为企业如何妥善应对跨境贸易纠纷以及提高企业知识产权保护能力提供了有效、实用、可行的思路和对策,获得大家的高度评价。

 

 

2021中国仲裁周系列活动——“仲裁在中国”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

 

2021年9月10日下午,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简称“贸仲”)上海分会主办、中国伊朗商会(中国东部)(简称“伊朗商会”)协办的“仲裁在中国”研讨会在上海以线下和线上直播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这是2021中国仲裁周在上海举办的第一场活动。

 


会议由贸仲上海分会案件经办人邵洋洋女士主持,全程使用英文进行,贸仲上海分会秘书长焦亚尼女士和伊朗商会主席Alireza Ramezanifard先生首先进行了致辞。

焦亚尼女士对出席研讨会的伊朗商会成员表示热烈欢迎。她指出,自上个世纪50年代以来,仲裁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迅速发展,包括伊朗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国家加入了《纽约公约》。仲裁不仅逐渐成为各国普遍接受的跨境争议解决方式,也成为一个国家营商环境建设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贸仲在中国仲裁的发展进程中发挥了积极的引领作用,也是中国最具国际知名度的仲裁机构。中伊两国合作和交流的深入,特别是进博会的成功举办为伊朗企业提供了进入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希望通过彼此的交流与沟通,增进了解,为当事人提供更优质的仲裁法律服务。

Alireza Ramezanifard先生在致辞中指出,在中伊两国经济交往密切而频繁的背景下,如何处理两国间经贸纠纷对其会员企业来说至关重要。贸仲作为中国成立最早、也是世界上重要的国际商事仲裁机构之一,在推动当事人商事纠纷解决中扮演着重要作用,伊朗商会希望加强与贸仲的合作,在会员中宣传推广仲裁这一争议解决方式,利用贸仲丰富的处理涉外争议的经验,帮助会员妥善解决相关经贸纠纷。

致辞之后,贸仲上海分会案件经办人张思思女士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贸仲仲裁的基本情况,就贸仲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贸仲及其上海分会近年来案件受理的情况、贸仲仲裁程序的基本流程以及示范性仲裁条款的采用等作了全面讲解。

贸仲仲裁员、汉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金立宇先生从中国仲裁法律架构的宏观角度、当事人参与仲裁程序的微观角度,详细介绍了对中国仲裁发展的观察以及对中国仲裁相关实务工作的理解,并向与会人员介绍了起草仲裁条款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何就仲裁地、仲裁员、仲裁语言、适用仲裁规则等进行约定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参会的伊朗商会会员还结合日常经营活动中的实践,就仲裁相关费用的承担、中国仲裁的司法审查标准、仲裁程序的时间安排、仲裁裁决的承认与执行等提出了问题,焦亚尼女士和金立宇先生对此一一作出回应。

 


研讨会得到了来宾的一致好评,他们普遍认为,本次会议加深了伊朗商会会员对如何在中国、在贸仲进行仲裁的理解,是一次难得的专业、深入、全面的交流机会。

 

 

 

2021中国仲裁周系列活动“仲裁与基金争议热点问题” 研讨会在沪成功举办


2021年9月28日,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以下简称“贸仲”)上海分会暨贸仲上海证券期货金融国际仲裁中心和上海市基金同业公会联合主办的“仲裁与基金争议热点问题”研讨会在上海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成功举办。近70余位来自上海证监局、贸仲、同业公会代表以及基金公司法务或合规人员、仲裁员、律师、学者等共同参与了研讨。

贸仲上海分会案件经办人龚少阳先生主持了会议,贸仲上海分会秘书长焦亚尼女士和贸仲仲裁员刘轶先生分别在研讨会现场以及通过视频连线方式作主旨演讲。

 


焦亚尼女士在发言中首先介绍了贸仲涉基金仲裁案件受理情况。贸仲最早于2007年左右开始受理涉基金仲裁案件,近5年来贸仲受理的涉基金案件明显增多,案件数量超过700件,争议金额超过人民币300亿元,争议范围涵盖了基金募、投、管、退的各个方面。随后,焦亚尼女士结合贸仲上海证券期货金融国际仲裁中心示范仲裁条款,向大家着重介绍了程序更快捷、费用更经济的贸仲金融争议仲裁规则;结合实际案例,向大家介绍了贸仲涉基金仲裁案件中仲裁管辖和主体资格的认定,调解与仲裁相结合的适用以及更加尊重合同意思自治、更加注重商业思维的仲裁裁判特点。

 


贸仲仲裁员刘轶先生以“疑难复杂私募基金争议案件的裁判”为题,从私募基金管理人、托管人的视角介绍了疑难复杂私募基金争议案件的裁判现状。自2014年起,我国私募基金监管体系逐步完善、监管要求进一步细化。刘轶先生指出,在这种背景下,私募基金将面临持续强监管的要求,行业创新发展过程中,部分机构的风险也将持续积累。随后,他结合实际案例,对我国私募基金案件裁判思路的转变进行了评述,并厘清了部分热点问题的裁判思路。


(从左到右依次为贸仲仲裁员、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葛伟军先生,贸仲仲裁员、复旦大学法学院教授季立刚先生,华泰柏瑞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督察长刘万方先生,北京大成(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邓炜女士)


随后的小组讨论分为两个主题进行。在贸仲仲裁员、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教授葛伟军先生主持了第一组小组讨论环节,与会嘉宾分别从新证券法下事先预防和事后救济两个角度对投资者保护机制的发展 、证券发行过程中中介机构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辨析以及实践中对适当性义务的认定标准三个话题分享了各自的经验和心得,并展开了热烈讨论。


(从左到右依次为贸仲仲裁员、人保资管风险管理部/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胡凌斌先生,贸仲仲裁员、北京市金杜律师事务所上海分所合伙人关峰先生,贸仲仲裁员、国浩律师(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申黎先生,上海金普创新股权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经理吴南溪女士)


在贸仲仲裁员、人保资管风险管理部/法律合规部副总经理胡凌斌先生主持的第二个小组讨论环节中,与会嘉宾分别就保底条款的效力问题、基金清算和退出过程中投资者本金返还以及损失计算的裁判应对、基金合同的定性以及私募基金及管理人未备案、未登记的法律后果等问题进行了探讨,并引发了与会人员的深入思考。

 


此次研讨会是2021中国仲裁周在上海举办的活动之一,是贸仲上海证券期货金融国际仲裁中心挂牌后,落实贸仲与四家行业公会协会签署的合作协议,面向基金公司从业人员量身定制的一次研讨会,尽管因为天气原因延期,但仍然得到了业内人士的积极响应。与会人员均表示通过研讨获益良多,既增进了对贸仲仲裁的了解,也对规范基金业务发展有了新的认识。

 

{{ article.quickLinkTitle ? article.quickLinkTitle : '快速链接' }}
快速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