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
CHINA INTERNAT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ARBITRATION COMMISSION

 

2019年11月29日上午,由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贸仲委”)、北京市律师协会、中国政法大学共同主办的第87期“申请律师执业人员培训班——商事仲裁实务培训”模拟仲裁庭活动在国际商会大厦九层多功能厅举行,约150名北京市的实习律师参加了培训。

本期模拟仲裁庭由贸仲委的三名资深仲裁员组成。通商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李洪积先生担任首席仲裁员,中国五矿集团有限公司法律部副部长毕丽艳女士和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中国区首席合规官董刚先生分别担任申请人和被申请人选定的仲裁员。

本期模拟仲裁庭选取了由贸仲委真实案例改编的对赌协议争议案。该类案件是贸仲委近年审理较多的案件类型之一。该案争议焦点主要涉及对赌协议的效力、申请人是否可以同时主张差额补足与股权回购等问题。仲裁庭首先向全体人员演示了正式庭审中不向当事人公开的庭前合议环节,展现了仲裁员在庭审前对庭审流程、案件脉络和审理重点的清晰把握。正式庭审开始后,在仲裁庭引导、组织下,双方代理人陈述了仲裁请求和答辩意见,并结合证据质证,对案件关键事实和法律问题进行了充分辩论。

 

庭后,仲裁庭又以庭后合议的方式分析了本案的争议焦点,并根据双方已提交的材料和庭审呈现的案情得出倾向性意见,帮助实习律师从中理清思路,体会仲裁特有的规律。

全部庭审环节结束后,三位仲裁员从自身实践经验出发,结合双方代理人提交的材料及其在模拟仲裁庭上的表现作出点评。仲裁庭对双方代理律师的庭审表现给予了评价,同时也指出了实习律师庭审表现中存在的问题。仲裁员毕丽艳女士结合最新发布的最高院第九次《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提示学员在对赌案件中应关注真实交易背景,顺应经济与法律的双重趋势,同时还对对赌协议的设计提出了建设性意见。仲裁员董刚先生从2003年中国境内对赌第一案出发,为实习律师们梳理了对赌案件在司法实践中的变化历程,同时指出了双方实习律师在本案代理思路上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首席仲裁员李洪积先生在总结时尤其强调了表达能力对法律从业者的重要性,他鼓励各位实习律师从实体、程序两个方面夯实法律基本功,仔细推敲法律问题,不断提升自己应对复杂案件的能力。

部庭审环节结束后,此次模拟仲裁庭活动的特邀点评人——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副教授陈剑玲女士从教学的角度点评了双方实习律师的庭审表现。贸仲委多元争议解决处副处长崔新民先生从仲裁机构程序管理的角度进行了点评,鼓励各位实习律师在未来的执业生涯中更多地参与仲裁。

实习律师们对此次活动反响热烈,表示通过参加培训,不仅对商事仲裁的模式有了直观了解与感受,而且也对仲裁程序中律师的角色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从而有助于在未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多地通过仲裁帮助当事人解决商业纠纷。

{{ article.quickLinkTitle ? article.quickLinkTitle : '快速链接' }}
快速链接